賴院長政府宣示要在2年內孵育一家獨角獸企業出來,這相對於過去的政策主張來得更積極,來自鄰近國家的發展壓力,也迫使政府不得不做如此的政策宣示。當我們鬆綁了上市條件與法規、開放了天使資金的來源,同步的也修改了白領開放條件,這些基礎要完成相對容易一些,人才的深度與高度建立,往往才是企業成功最大的挑戰。 

新的人才商業模式要有新的人才規格

某被評為最有機會成為台灣的獨角獸企業之一的品牌製造公司,從他們要找的人我們發現幾個重點

  1. 年紀輕,充滿活力
  2. 要有瘋狂的點子
  3. 有無可救藥的熱情

這樣的特質我們在傳統或電子製造的代工思維下,根本無法生存也不存在這種條件的人,同樣的我們在既有管道所能找到人的和企業的適配性也相當的低。我們再從求職者特質來看他們在求職上的互動期待,包括

  1. 內容的經營:企業長期經營固定領域,讓此領域者有長期追蹤意願,一旦加入公司,相對應的流動率較低。
  2. 敏捷招募流程:這類求職者一旦遇到適配性低的企業,更換工作動機相當大,因此企業面對求職動機高的夥伴,招募工作需要有更精進和積極的流程對應。
  3. 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形象:工作考量的是能為企業帶來實質績效,因此僵化的管制規定,包括上班時間、上班環境和同事關係,這些都屬於傳統的保健因素,過多了,反而會造成員工的不滿意,因此在招募形象上不應再拘泥於產品和規定的宣傳,更多是應該是動態的生活影片,以彈性和符合人性的工作環境來吸引人才到來。

人才新規格,社群招募新平台

根據上述求職者的互動期待,社群招募媒體開展了全新的手法。不管是以經營粉絲內容為主的LinkedIn,或是以策展式內容為形象提升手法的Y平台,甚至還有以求職者履歷為主的C平台,這些都是因應90世代,因應數位載具而發展出的新招募平台。

筆者所輔導的某新創公司,過去招募一直以朋友圈介紹和傳統介面的人力招募平台為主,曾經為了找一個職缺,花了超過半年時間仍然苦無下落。針對這樣的現況,筆者給予積極的建議有二

  1. 使用新的社群招募平台,客戶不僅拍攝宣傳影片,同時在3個平台進行職缺招募,以討論有趣的方式呈現公司的願景,取代生硬的沒有情感的文字敘述。
  2. 預測人力需求,提前進行人力儲備:以往企業可能都在年後,因應人員的流動狀況,來籌備相關的招募活動,我們抓準了積極更換求職者的心態,因此在年前展開所有的招募宣傳,結果是,在過年後的第一週完成7位重要幹部的聘任,第三週完成報到和到職手續,這相對以往苦等無人、無助的狀況,迥然不同。社群早就盛行,招募不能不跟進和滿足

缺人若成為常態,哪來足夠的動力發展新商業模式呢?為了打造企業的競爭優勢,先從找到適合的人開始,我們只要不固守舊有的方式,我們何須三顧茅廬呢,因為社群招募平台,提供我們一個打造雇主品牌的新基礎,別猶豫,開始吧!政府可以有2年,企業經營一刻都不能等。

arrow
arrow

    hardyliao54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